易安情在线阅读(李清照赵明诚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李清照赵明诚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(易安情)
编辑:wang更新时间:2024-12-28 03:27

易安情后续阅读
易安情小说李清照赵明诚全部章节阅读完整版,个人感觉很棒的一篇文!故事够曲折,有虐有爱,感情专一,一路悬念不停,看到停不下来。
作者:李清照 状态:已完结
类型:古代言情
“嗯,看来是一首小令,这是写昨夜的情境,倒是和李家姑娘所言相符,后面呢?”有人忙问。“不要急!”朱姑娘瞪了那人一眼,随即徐徐道来第一句,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”此一句脱口而出,周遭的人都议论纷纷,都道这两句写的极佳。前半句所见所闻,后半句则道出词人本身因醉酒而却无法真正入睡的情态,当真是绝妙。只因这开篇的两句,众人就都打消了原本心中轻视的念头,都用惊诧而又钦佩的目光看向李清照。
精彩章节
朱姑娘亦有这样的想法,但和众人所不同的是,她心中全都是为李清照担忧之情。纵然有晁冲之的夸赞在前,可她和众人一样,权当这只是晁冲之的一味调侃的意思。
官宦子弟的做派,她最是清楚。说是出身清华,豪门显贵。可大都是虚应外物的表象罢了,大都是玩侉。这些人对女子的态度无非是玩物,表现在应酬之所,除了大胆调戏之外,兼得调侃。不为别的,只为有趣。故而朱姑娘亦觉得晁冲之也有此等做派,是故意抬高李清照,让其现场出丑,好博众人一笑。
可转念一想,又觉自己所想也不尽然。其一是因为晁冲之为人正派,翩翩君子的行径有口皆碑。其二便是李清照也是官宦子女,并不是那些风月场所的姑娘,兼得二人同行,即便是再缺心眼,也不会拿李清照开涮。
担心之下,朱姑娘为自己贸然为李清照寻来笔墨纸砚的行为颇为失悔,但目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而且李清照已经挥毫泼墨,她只得小声对李清照说道:“李妹妹,不着急,多想想,想好了再下笔。”
话音刚落,她却已经看到李清照将笔放下,只听得李清照自信满满地对众人笑道:“成了!”拍了拍手,环顾着四周。
众人惊叹李清照写就诗词之快的同时,眼神中亦满是轻视的神情。因如此之快地就能当场做出一首诗词,要想写得好,极难!他们自然不认为李清照写得好,只当她是随意写了一首凑数,倘或韵律能合,便算是很好了。
晁冲之却和周遭的人想法不同,他很好奇李清照写了什么,于是便道:“李家姑娘,何不展示一二,让我等瞻仰瞻仰。”
“不必麻烦!”朱姑娘接过话茬,“我读给大家听就是,让李家妹妹息一息。”
李清照抱以感激的眼神,点了点头,“好的,那就劳烦朱姊姊了。”
“不妨事,举手之劳。”说罢,她走到方桌的前面,然后拿掉两方镇纸,小心地将宣纸抄在了手中,轻轻捏住左右两边的纸角,旁边一直撑伞的女仆手跟着朱姑娘的身子动而动,保证细密的雨水不会浸湿纸张。
朱姑娘这时已将宣纸拿在手里展开,徐徐走到诗会的中间,将其举在胸前,简单让人看了看,其实字迹娟秀,众人若不走近看,只能看到纸上有两行黑字,写的什么,倒看不清了。
朱姑娘差不多时,便将纸张调转方向,舒展在眼前,定睛一看,眼睛立时就亮了。进而她的身体轻微颤抖,嘴角微抿,好像周遭的嘈杂和细雨微风,都与自己毫不相干。
不知过了多久,朱姑娘的听觉才慢慢恢复,耳边才听得见有人在唤她的名字,及至完全清醒过来,她才满脸愧疚地说道:“噢!实在抱歉,我,我太激动了。”
有人问:“为什么激动?”
朱姑娘轻轻摇头,而后又轻轻点头,“实在是,”后面一句没有说出来,蹲了一顿,“我读出来,你们知道了。”
于是她先念了题目,“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”。
“嗯,看来是一首小令,这是写昨夜的情境,倒是和李家姑娘所言相符,后面呢?”有人忙问。
“不要急!”朱姑娘瞪了那人一眼,随即徐徐道来第一句,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”
此一句脱口而出,周遭的人都议论纷纷,都道这两句写的极佳。前半句所见所闻,后半句则道出词人本身因醉酒而却无法真正入睡的情态,当真是绝妙。
只因这开篇的两句,众人就都打消了原本心中轻视的念头,都用惊诧而又钦佩的目光看向李清照。
朱姑娘此时又开始念第二句,“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”
晁冲之坐不住了,他冲出小厮撑伞的范围,向前走了好几步,却又因为觉得自己太过突兀而又停了下来,只是心中的激动和钦佩,早已溢于言表。
还不等他平静下来,朱姑娘便读完了最后两句,“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
“好,好!”声音之响亮,却如乌云下的一声炸雷,惊的众人耳边一鸣,皆寻声看去。
不曾想,是有一位年纪二十出头、风姿绰约的男子站在人群之外。见众人看向自己,他便款款走了进来,身旁还有一名年纪小许多的英俊少年。
“阿弟,你们也来了。”李清照见到李迒和赵明诚,对李迒打了个招呼,看向赵明诚,只微微颔首。
“李家姑娘,你的这首《如梦令》,真是绝唱,绝唱!不仅美,况而愁思满怀,却又不小家子气,要我说,说其开创了词令的新写法,也不为过。”方才那一声喝彩就是赵明诚所为,此时更是不遗余力赞李清照的这首《如梦令》。
“不敢,不敢。在诸位大家面前,真真是献丑了。”李清照异常谦虚。
晁冲之此时却笑道:“李姑娘不用谦虚,我亦同意赵兄所言,你这首小令,确实开了新风气,我还要向你多多请教才是。”说着,竟是长长作了一揖。
周遭那些公子哥和官宦家的姑娘们,都收起了轻视的目光,纷纷对李清照点头称赞,亦有好事者已经将词令抄录下来,准备离席后大肆传播一番,毕竟自己是见证者,亦有吹嘘的资本。
雨下的大了,大有愈演愈烈之势。故而在金明池附近的人都纷纷收起自带的桌椅吃食,用最快的速度逃离。
李清照一行几人自然也在其中,他们好在没有带什么东西,轻装简行,紧赶慢赶,在雨势下大之前,几人就已经钻进了各自的马车。
“李兄,你和令姐就要回府上?”赵明诚将头伸出马车外,对李迒说道。
李迒则点头答道:“是了!这么大的雨,恐怕是要没法再待在外面了,真是天公不作美。”
这时晁冲之的马车亦“哒哒”跟了过来,晁冲之将马车的窗帘掀开,对几人道:“雨下的太大,不如早些回去,晚了回去,恐怕会冻出病。春日的雨可不是闹着玩的。”
赵明诚道:“不错,确实如此。晁兄,你住的远,你请先回。我和李兄谈些事情。”
晁冲之自以为赵明诚找李迒是为了谈其入太学府之事,看了一眼天。倾盆的大雨如天漏了一般,于是便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样也好,我先回去,你们路上注意。”
李清照在车内听得真切,本想和晁冲之打一声招呼,却因女儿家的矜持而作罢,况且身上亦被淋的半湿,更不能现身,遥想这次的踏青既然有缘相见了,便有更多的机会说上几句话,自己倒是要看看晁冲之为人究竟如何。如果真是世人眼里的好男儿,自己这待嫁之身,未有不动心之理。
在李清照,能寻得一位两而相知的知心人,却是她之所愿。今日虽相处不多,但晁冲之的才情,她亦是见识到的,当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。少女心境的她,如何能不动心,加之晁补之早已提了两家儿女结亲之事,在下意识里,李清照早已将晁冲之当做自己议亲的对象,多多放在心上,亦是情理之中、人之常情的事。
无奈天公不作美,一场大雨冲散了两人进而一步相知的机缘,此时车分两道,竟是到了分别的时刻。想来真是心情低落,等到回过神来时,晁冲之已然坐着马车离开了。
李迒则因为听到赵明诚说找自己有事,便说道:“赵兄,你还有何事要说?”
“不妨这一时。”赵明诚斜着头瞧了一眼天,“不如这样,我陪你回去,先送令姐回家,我再请你吃酒,就你我二人,还请李兄赏光。”
这话说的很客气,也很到位,容不得李迒拒绝。加之他本就好动,如今赵明诚既然愿意相邀,他也乐见其成,于是便道:“也好。”
两辆马车很快就从新郑门入了汴京,虽然天下大雨,汴京城内却毫无影响。街道两边皆有下水的渠道,引入汴河,道路上并不会积水,故而车辆在西大街上行进时就毫不滞涩了。
将李清照送回了家中,李迒跟着赵挺之来到西大街的一处酒楼。二人跟着店小二来到二楼的一处雅间,对立而坐。
赵明诚让店家端来一份羊肉汤锅,四样菜,四样点心,又上了一坛十斤装的二十年绍兴女儿红。
“德甫兄,你倒是好雅致,这一坛子绍兴女儿红,怕是没有十贯钱下不来,如今请我喝,岂不是暴殄天物。”
赵明诚笑笑没有说话,先将酒盏摆好,又亲自倒了酒,这时才说:“来,先喝一杯,去去水气。”
李迒点头,两下相碰,皆饮尽碗中酒。
“这家的羊汤堪称汴京一绝,李兄先来尝尝。”赵明诚说着就要亲自为李迒盛汤。
李迒觉出味来,便一把按住他的手说道:“哎,也tຊ不急在这一时,有什么话,我们先说个子丑演卯来,再喝汤也不迟。”